神州智达图书经营有限公司

放眼神州 智达高远

智达>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2019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快评——情境化试题多,考查内容有变动

日期:2019-06-08 点击量:

【物理部分】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专家团队

2019年是广东省使用全国卷的第四年,考查范围符合考纲的要求。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专家团队认为:今年全国I卷的物理试题整体难度适中,考题设置以新课标四大物理学科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为导向,更加注重考查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今年出现较多的情境化试题,例如第16题和第18题,通过复杂情境或情境化试题来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已成为当前核心素养培养的共识;今年物理试题还突出了图像的呈现方式,考查信息加工能力;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加强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

一、 试卷模块占比

与2018年高考对比发现,2019年的考点分值分布有了少许变化,其中动量和原子物理的分值占比明显增多,而功能关系与电磁感应的分值有所下降。

二、2018年与2019年考点统计对比

 

三、试卷各部分分析——回归基础,创新明显

①选择题:

单选题着重对基本物理规律的考查,有一定的运算量,但是过程并不复杂,以此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最难的题目是第21题,此题打破了多年来用万有引力定律考查天体运动的习惯,改为考查万有引力与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同时结合了胡克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功能关系。本题反映出: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②实验题:

第22题:主要考点为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纸带数据分析起始点,通过纸带数据处理求解某点速度以及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考查内容较为常规,考生结合卓越高中课堂上老师总结的方法,可以相对轻松地拿到分数。

第23题:主要考点为电表改装与校准,在理解实验目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当实验现象与预期不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理出现误差的原因,体现了考纲中对会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处理实验问题的要求。此题整体计算量不大,但需要学生对电表改装的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正确解题。

③解答题:

第24题:主要考查了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根据题意可确定粒子的运动轨迹,结合几何关系与圆周运动规律可求解未知物理量。本题计算量适中,只要耐心应对字母运算,得到答案并不算难。

第25题:考查的是功能关系和碰撞与动量守恒,题目设置的情景是"一动碰一静"的弹性碰撞,要求考生熟练记忆这一情景的结论,并仔细观察题目中的v-t图,注意矢量的方向。另外,由于本题计算量较大,若观察能力较强的考生能善用数据比例,便可减少计算量。备考过程中,考生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以及提高对特殊数据的敏感度。

④选做题:

第一小题考查了考生对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本小题中第二个空考查了之前没有出现过的密度对比,相较以往更加新颖,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要求更高;总体来说,第一个空比较常规,而第二个空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四、给高一高二学生的备考建议: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专家团队认为,2019年高考将给未来备战高考的同学们带来以下启示:

1 For 高二学生:高二的同学现在基本完成新课的学习。卓越高中建议,在接下来的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要注重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加强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同时注意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开放性、探究性问题的训练以及加强实验能力。

2 For 高一学生:高考越来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试题情境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卓越高中建议,高一的同学们除了学习教材、刷题巩固知识外,平时还应广泛涉猎相关读物,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原理,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物理问题。

【化学部分】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化学专家团队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化学专家团队认为: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Ⅰ卷化学试卷的设计很好地反映了"一体四层四翼"的命题设计框架,立足于"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考试总体宗旨要求,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层面设置考查内容,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角度设计考查维度。试题重点体现了科技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及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要求与教育教学改革导向。整卷在命题立意上,紧密联系社会发展,注重能力考查;在题型和考点上跟往年基本保持一致;素材选取、信息呈现多样且新颖,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在试题难度上与往年相比总体接近,仅个别题型难度稍有降低。全卷以中等以上难度试题为主,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选拔高校所需人才。

一、全卷考查,覆盖更加全面

由模块占比可知,整套试卷与往年相比,在试卷结构、试题和考点分布上有所变化,所幸变化并不很大,学生平时的学习足以应对。

二、试题特色:选择题难度提高,填空题稳中出奇

1、顺应课程改革,体现时代气息

试题将化学学科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情境,体现了化学学科知识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方面的重大贡献,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中学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化学专家团队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弘扬爱国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例如第7题,通过传统文化符号之一的陶器的性质作为载体进行引入,在考查知识、能力的同时,展示了中华文明,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

第二,联系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设置问题,凸显化学学科的重要应用价值。化学跟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常用于解决食品、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具体问题,因而试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第12题以生物燃料电池为载体,体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第三,明确考查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基于证据的推理,体现当前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旨。试卷中有很多道题目通过给出充分详实且不同形式的证据,多角度考查学生基于证据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第10题,给出了氯化氢在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要求结合该示意图分析氯化氢电离的过程,考查了考生基于规律和图片的推理能力。

2、立足基础,考查关键能力

试题重视对知识、技能方面的考查,紧紧围绕典型的无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实验探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化学用语及计算技能这几大类中学化学核心内容,作为考点展开设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利用真实素材设置问题情境,突出对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0题的氯化氢冰中电离,第27题的硫酸铁铵的制备,以及第28题的水煤气的制备等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第二,提供多样化的题干信息,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例如第26题和27题,要求学生分析工艺流程题中的物质变化和操作、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等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等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①选择题:

第7题和第8题相对简单,第10题和12题考法新颖,与我们所认为的"常理"有所不同,需要根据题目实际来分析选项。第9题和11题比较中规中矩,都是高三反复练习的内容,细心即可解决。第13题考查位-构-性的关系,考查形式与以往不同,难度有所提升,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细心审题。

②填空题

与往年高考相比,2019年全国Ⅰ卷的第26题和第27题——以往传统的实验与工艺流程模块,不再有明确的界限,可以看作是两道大题的交错综合,对信息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大部分题目以基础考查为主,基本保持了历年高考的考点和套路,难度相对较低。对功底扎实的考生会有较大的优势,与此同时,26题轻质氧化镁的制备会对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氧化钙等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有一定要求。第28题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其难度较大,为本次高考化学部分的压轴题。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化学专家团队认为,本题与传统考查形式不同,不管是从题目信息还是考查形式上,都进行了极大的创新,具体表现在:

(1)热化学和平衡常数等化学反应限度部分的信息不再直接给出,而是要通过分析题目(图文结合)来获取,对考生审题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2)本题整体的联系程度极高,每一部分都有一条纵贯始末的主线连接,因此如果中间有不清晰之处,就会导致全题的得分率大大下降。而最后一问,虽然初看是关于曲线的选择,但是实质是关于计算的综合考查。

③选做题

选修3:本题以我国科学家在顶级刊物《Nature》发表的"双相纳米高强度镁合金的方法"为情境,通过提供拉维斯相的晶体结构,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能级、化合物中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形式、分子构型、晶体结构及其性质等内容。其中新引入了晶体的赤平面投影,会对考生的立体几何思维有较高的要求。

选修5:本题考点与历年高考的有机化学部分基本一致,难度较低。不过也结合了最新药物研究的成果,其中关于手性碳原子的考查是本题的创新之处,并且以信息的形式在题目中给予提示,因此会侧重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总体而言,本题是一道较为中规中矩的有机大题。

三、给高一高二学生的备考建议:

1、注重平时积累,很多知识就是平时接触到的,多积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注重拓展科学视野,高考试卷会出现很多新情景、新名词、新形式,所以平时应加强知识的拓展,在考试遇到时就不会措手不及。

3、调整考试心态,考试的时候不要因为碰到不常见的名词就无从下手,基本的核心知识点是不会变的,所以放平心态,打好基础,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应对考试。

4、加强计算训练和对选修三的学习。

5、加强读图能力和读题能力,避免因为审题错误或者看不懂图形或者图文而无从下手。

【生物部分】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生物专家团队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生物专家团队认为:本次理综考试生物部分整体难度适中,延续了往年高考命题风格。试题呈现方式比较稳定,考点常规,实验设计能力依旧是能力考查的重点,并且本卷十分注重学生主干知识与关键能力的考查。

一、试卷知识模块占比

相比2018年,2019年全国Ⅰ卷生物部分对必修三的知识考查占比有所上升,考查模块与往年基本一致。

二、试卷各部分分析——选择题重基础,大题需心细

①选择题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生物专家团队认为,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其中,第1题、第3题、第4题是基础题,只要考生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就可以快速判断出正确答案。第2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需要考生根据题目创设的"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背景选择材料进行组合,考生要识别备选材料的区别,才能选取正确的组合。第5题在伴性遗传的基础上添加了"花粉不育"的情况,使难度有所提高,因此需要考生细心根据题目进行条件推理,以获得正确答案。第6题在"种群数量增长"的背景下,考查考生图像分析能力与实验结果分析能力,题目难度适中。

②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各题难度不一,但整体难度适中,并没有故意设置偏题、陷阱去为难考生。第29题前两问的提问方式常规,难度不大;第(3)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实验并写出预期结果,考查了考生的科学思维与实验设计能力。此问难点在于考生在理解题目背景及题目假设后,需要找准自变量,设置合适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第30题、第31题难度较低,着重对基础的考查。第32题遗传题,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的相关实验,是考生经常训练的考查方式,虽然配图中涉及众多性状,乍看吓人,但只要考生沉着应对,细心分析,凭扎实的遗传推理功底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③选考题

选修部分考点常规,注重基础:选修一,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创设情境设计实验,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设问简单,难度不大。选修三,联系必修内容对"PCR技术"展开设问,综合考查学生对PCR技术原理和条件的理解,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答案。

三、给高一高二学生的备考建议: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生物专家团队,结合2019年全国卷试题情况,建议准高三的同学们:

1. 夯实基础,回归课本

近几年,高考加重了对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准高三生要夯实基础,回归课本,全面梳理概念及总结易混淆知识点,注重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2. 联系实际,增强知识运用能力

准高三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注重结论产生的过程,加强知识之间的迁移和融合。

3. 注重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准高三生可以对课本实验进行挖掘拓展,透彻分析经典实验,掌握各实验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锻炼实验思维,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生物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