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智达图书经营有限公司

放眼神州 智达高远

智达>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疑因孩子被打,南京一家长咆哮课堂让对方孩子道歉

日期:2020-11-05 点击量:

现代快报讯(记者王益黄艳)近日,南京一小学家长咆哮课堂的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一名家长大声质问男生,是不是打人了,并让他道歉。老师在一旁劝阻,不要影响课堂和其他学生,这是语言施暴,而班上的学生们也一脸惊吓。还有微信聊天记录显示,有人将视频发到了班级群,引发其他家长的反对。

【事件】

网传家长咆哮课堂让道歉,当事学校称双方家长都已道歉

根据网友提供的图片,相关视频最早流传在南京某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级群里。从对话看,是因为孩子被打,家长愤怒地冲进课堂,要求打人男生道歉。

在这个长达3分多钟的视频里,这名女家长朝着一个男生质问:“你是不是打人了?”并让他站起来,这时老师在一旁劝阻,表示女子影响了教学秩序。她不顾老师的阻拦,拒绝离开教室,至少十次对着男生大喊,让他道歉。

在40秒左右,男生朝着课桌外的方向低下头说了一句“对不起”,晃动的镜头中可以看到过道方向站着另一个男孩子。但其后女子却又提高音量说:“站起来,大声给我道歉!”

之后又对着男孩重复,让他道歉。老师在一旁阻拦,表示这样不合适,但女子却提高音量,近乎嘶吼地让男孩道歉。老师劝阻并未起到效果,这名家长反问老师,“我准备施暴了吗?你看到我打了吗?”老师表示,“我是没有看到你打,但是你这样吼孩子就是语言上的暴力。”可老师话还没讲完,女子又吼着让男生道歉。

在随后的视频中女子表示自家孩子挨揍了,找不到对方孩子家长,只能到学校来找孩子。

根据班级群聊天记录,同时发进群的还有一张检查报告单,从聊天来看,发布视频的正是当事女子。随后双方家长在群里隔空喊话起来,也引发了其他家长的反对,认为这样没有意义,应该两家面对面解决事情。有家长表示:“即使不能根本上解决,也请双方家长为了小孩的健康成长,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11月3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南京一所小学上周发生的事。学校相关负责人说,同班的两个孩子有了争执,其中一方也就是视频中大吼道歉的家长,希望对方孩子能赔礼道歉。事情发生后学校报了警,后来双方家长在派出所互相道了歉,也向学校道了歉。

【热议】

家长:克制情绪,应先和对方家长沟通

事情发生后,现场视频在一些家长群里传播,一方面有家长和网友认为,视频中有未成年人未打码的情况,这样的行为是不合适的,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冲进课堂的行为是不妥的。

市民钟先生认为,如果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还是由老师来处理比较好。他坦言,他上小学的儿子时常会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如果没有造成太重的伤害,男生之间的秩序,是靠自己在学校解决的,当然我也和对方家长沟通。”他提到,有次孩子摔到了后脑勺,当时也很生气,但后来发现是两个孩子打闹的时候不小心碰到的,他觉得克制情绪很重要,“如果家长是直接宣泄情绪,对双方小朋友都不好。”

心理专家:家长最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心理专家张纯认为,当事家长的这种做法是欠妥的。他介绍,五年级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早期,与原生家庭父母的关系在日渐疏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建立朋辈关系,期间有时候会不知深浅轻重。“就像两只小公鸡,在一起一定会斗,这种打闹只要没有到达校园霸凌的地步,家长最好不要干预。”如果疑似遇到了校园暴力、霸凌,除了找老师,也可以报警。

他说,成长中褒奖是一种教育,是正向的激励,但挫折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家长用力过猛了,手伸得太长了,阻断了孩子在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挫折,小力度、低频次的刺激对成长有利。小朋友之间的事情,家长最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远远地看着。”

视频中这名家长的做法,可能已经对班上的其他学生造成了负面的心理影响,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和关爱孩子,如果评估下来有影响,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应及时介入。而这名家长这样的做法,也会给自己的孩子构成伤害,带来心理压力。

他解释说,从三年级开始,孩子慢慢进入青春期,一个典型特征是跟原生家庭疏离,疏离后感情需要代偿,而亲密感由同学、友情来满足。同学之间自成一体,有了领地意识。孩子是同质的,家长是异类。家长突然出现,强行突进,打破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一方面使孩子自己感觉到孤立、羞辱,另一方面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过分,形成心理压力。“接下来孩子怎么面对被骂的同学、其他同学,怎么摆脱妈宝的形象,变相给他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教育专家:家长不应越过学校老师

“就算是霸凌,家长也不可以用丛林法则,哪个拳头大、哪个拳头厉害,哪个去处理问题?学校处理不了可以报警,健全的法制社会应该相信法律。”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认为,孩子在学校遇到了事情,要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前因后果是什么、是玩笑还是过火或者故意欺负,性质不一样,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无论什么性质,家长都不可以越过学校、老师亲自处理这件事。如果发现老师不会处理、处理不公平,可以通过学校的其他方式来处理。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学校,处理事情的第一责任人不是家长。如果每个家长都跑到学校来,以他认为的合理的方式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是不合适的。”

他提到,一方面要提升教师处理学生之间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和家长的沟通意识,加强先期与家长的沟通和家庭教育的指导。“没有对家长进行指导,家长也不知道处理流程,一旦感觉到孩子受到了委屈,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他建议,遇到孩子之间的摩擦,老师在了解前因后果后,及时引导孩子危机公关,进行该有的道歉,消除影响,及时和家长沟通,避免家长因为猜忌和等待产生焦虑,把问题理出来,向两方报告,再告诉家长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对孩子更有帮助。“要敏感,不要大意,理解双方家长爱孩子的心情。”他认为,这样的处理失控是个例现象。

责任编辑: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