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智达图书经营有限公司

放眼神州 智达高远

智达>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52

日期:2022-12-09 点击量: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52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汪曾祺在《谈一谈创作》里说:“作家与其作品中的人物有三种态度:一种是仰视的,另一种是俯视的,还有一种是平等的。而我认为作家与人物要采取平等态度。你不要有意去歌颂他,也不要有意去批判他,你只有理解他,才可能把人物写得亲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汪曾祺的创作观,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为是综述作家对作品中人物的三种态度:仰视、俯视、平等看待(平视)。第二句和第三句话是汪曾祺自己的创作观,要平等看待(平视),不要用仰视与俯视的眼光来看待。只有理解他,才能把笔下的人物写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汪曾祺所言是一种创作态度,又何尝不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生活态度。平等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一个崇高的社会目标。《现代汉语词典》对平等的解释: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的待遇,泛指地位相等,如平等互利、男女平等。而在英语语境中,“平等”一词一般被解释为相等、同等。可见,平等的基本含义是社会主体能够获得同等的待遇。平等是一种最好的视觉方式,是一种抛却杂念而显现出的真诚、纯洁的人生态度。能认同自己与作品中的人物(也可看成是他人、社会、自然)的平等,不因身份地位差异而拜高踩低,是一种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自信力的考验,是以平等姿态交流、以平常心去品评人的格调与心性。真正的平等应该是相互的,是精神共同在场的双向流动。它表现为人与人,人与世界间的相互敞开、接纳、承认和包容。它超越了给予与被给予,支配和被支配的狭隘,它拒绝疏离、控制和虚伪,呼唤理解、沟通与真诚。平等一些,人与人之间就和谐一些。平等能使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客观公正地认识他人与其他事物,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以偏概全、是非不分,盲目自大、盲目自卑,往往都源于不能平等相待。平等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一种抛却杂念的单纯。唯有平等相待,我们才能科学比较,才能高瞻远瞩,观察入微,才能把市俗偏见拒之门外,把真情实况尽收眼底。作家杨绛也曾对“平视”二字有过一段趣谈,她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对自己如此,对他人亦如此。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主要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在文中回答平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就其中一个点来谈,或者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谈国与国之间应该如何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和沟通,达到双赢的结局。“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考生都有话可说,但切忌大而空,可以选择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则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参考立意】

(1)以平等之姿,造大同世界。

(2)万物生而平等。

(3)平等是交流沟通的前提。

(4)唯有平视,方能看得清,看得真,看得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常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也有人说:放弃错的选择,才是最大的成功。

人生的道路上,你会遇到无数次选择,是坚持,还是放弃?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关于坚持与放弃,材料给出了看似矛盾的选择,第一句是常规看法,第二句则提示我们如果是错误的选择就不能再坚持。

坚持是一种恒心,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概。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这种坚持的毅力才能够抵达成功的彼岸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坚持都能有所收获,正如不是所有的阳光都温暖宜人。坚持错误,就会拒绝真理;过于自负,就会失掉自我。这里考生需要思考,什么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坚持。

而放弃是一种灵性的觉醒,是一种慧根的显现。放得下,才能走得远;有所放弃,才能有所追求。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茏。放弃是一种聪明的选择,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坚持与放弃”是一组对立性二维概念,表现的是做人做事的态度。两者呈辩证关系,有所坚持,必有所牺牲;有所追求,必有所舍弃。坚持是一种精神,于常人难以坚持中生辉;放弃是一种智慧,于他人之不敢为中迸发。如何选择,是一门艺术。

比如写“坚持与放弃都是智慧”:可以写坚持者能够看到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这是眼光,更是智慧。而放弃错误是人的最高尚行为,要懂得放弃局部或某个小利益,会得到整体或更大的利益,有放弃,才会有收获。最后合二为一,阐明坚持与放弃是人生的智慧,需要青年用心体会,提高选择的正确率。

【参考立意】

(1)正确的坚持才能成功。

(2)能够放弃是人生的大智慧。

(3)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最好的零售店”——河南许昌“胖东来”超市,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给管理者和员工发高工资,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胖东来的成功,也印证了伟大企业家杰克·韦尔奇的理论——“工资越高的时候,企业经营成本越低”。

世上万事万物往往存在着相反相成的现象,有些看似违背常理,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高”与“低”的对立转换不仅出现在企业经营中,也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只是个引子,本材料主要是希望通过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工资越高,企业经营成本反而越低”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高低变化背后的辩证法。这“高”与“低”,不只是指企业经营成本和收益之高低,还可引中到人生中高潮和低容,高调与低调,高尚与低俗。高端与低端,高明与愚下等等。世间万物往往相反相成,高低会呈现相反的变化,而这变化的主宰是人心,或为人的态度等。高中寓低,低中含高,生活的辩证法如此,要关注起决定作用的人心,或为人的态度等。

由此,我们可以思考,人生的高处和低处,只是个体生命的相对位置,身在低谷,亦可能是精神之高处;而身在高处,或许正是滑向深渊的前兆。高处意味着顺风而行,抵至名利双收的成功巅峰;低处则是生命中遭受打压、低头蛰伏的失意阶段。然而,生命的高度并非取决于用旁人的眼光测量的一时处境的高下,得意与失意皆是教会我们如何应对不同的人生境况的必修课,因此二者并不矛盾,还可能相互转换。

身处人生的低谷,生命的失意与逆境更能激发我们对精神高处的追求和向往。作为天地间渺小的个体,人终究是有限度的,当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激流中挣扎翻滚,以至于淹没沉沦时,我们更能在泥泞和绝境中激发与逆境搏斗的精神意志。

身处人生的颠峰,往往更需引起我们对一着不慎、滑向深渊的警惕。高峰与低谷或许只有一步之遥,数不尽的鲜花、荣誉和掌声,未尝不是自此止步不前、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以致最终放弃对自我底线的要求,而跌入泥潭的先兆。

如何在其中泰然处之,不因外在境遇磨灭的心中的热忱和毅力,才是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努力修习的功课。无论在高处与低处,我们都要居高不自傲,处低不自怨,找到最美的生命姿态。

参考立意:

1.低处的高贵。

2.踏在低处,走向高处。

3.高低处见人生。

4.在低谷守候心灵的高地。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名牌的衣服与不名牌的衣服在基本功能上不外乎有保暖和遮羞两个,满足这两个功能,100元一身拿下,但是,偏说这是牌子货,这一身要2万元。这多出的19900元哪儿来的?没用的东西,什么是没用的东西?牌子。故曰没用的东西最贵,有用的东西都便宜。

你对这则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考生需要理解“没用的东西最贵,有用的东西都便宜”这句话的含义。

就名牌衣服而言,的确,它的保暖和遮羞的功能与普通衣服没有太大差别,为何就能比普通衣服多出19900元?多出的价值在哪里?在“美”“时尚”等功能,在设计者的创意、匠心,在人类的思想。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增值的那19900元,全是被无用的东西给挣走的,比如故事、文化、传承、时光等。这些东西确实“无用”,因为它们的实用价值不大,但我们能离得开这些“无用”的东西吗?显然不能。

服装如此,一个人是不是也是如此?那些看似“无用”的事,日后可能会成为你增值的资本。比如“读书”,看似“无用”,但它会拓宽你的眼界,增长你的才干,看似无用,却能为你增值。文学、艺术这类东西恐怕都属于“无用”的东西,但我们人类如果少了这些,该多么无趣,你能说它们没有价值?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句话确实有道理,比如钻石、黄金,有用吗?又不能拿来充饥,还炒的那么贵,只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心;农民种出来的米、蔬菜比奢侈品便宜无数倍,但这些东西对我们的生命来说都是最有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存不能或缺的,但它们都不用花钱买。

由此可知,考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没用的东西最贵,有用的东西都便宜”这句话,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可以肯定,可以否定,也可以综合起来辩证思考。如可以写“有用”“无用”的价值是从“实用”“功利”角度而言的,是我们人类硬加给这些东西的“价值标准”;或者谈“有用”“无用”在某些时候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眼前看似“无用”,没有价值,但将来可能会变得“有用”,有大价值;还可以谈“用”不能仅仅用“价值”衡量等。

参考立意:

(1)有用无用,价值不是唯一的尺度。

(2)无用之用最无价。

(3)不要让眼前的苟且遮蔽了诗意的目光。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礼记》“大学之道”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自“知止”始,至“能得”终,颇堪玩味;《道德经》也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无为而无不为”而《孟子·离娄下》中则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这些经典,即便今天,对个人、对世界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请以思辨的态度,就此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抓住材料关键语句,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材料分三部分∶先介绍了《大学·礼记》中“知止”的五个程序及功效,然后是《道德经》对“知足、知止”与“无为、无不为”的判断,最后是《孟子》中对“不为”与“有为”的判断。核心都是“知止”,所以作文立意应该围绕“知止”展开,不宜随意扩展。

作文提出要联系现实,要辩证分析,要阐述对“个人”及“世界”的指导意义,即对作文立意方向做了限定——分个人、世界两个层面分析文段的现实指导意义,所以除了必须写到个人层面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修身发展层面(知道什么该止,何时止,如何止等),还要放眼国际视野,思考国家发展、世界和平,可以提升到“大同天下、和谐共生”的人类格局层面,立意要高远。另外作文应强化思考的深入性,表达的逻辑性和思辨性。

作文要注意材料典型任务限制,结合语文核心素养,注意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落实到立德树人,提倡社会责任、国际理解、人文情怀上。

【参考立意】

1.千里之行,始于“知止”

2.知“不为”,才能“有所为”

3.“知止”与“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