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智达图书经营有限公司

放眼神州 智达高远

智达>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考备考】高考试题如何依文设题系列研究文章

日期:2023-12-01 点击量:

打通“因文命题”三境界,解锁“高效备考”新策略——以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真题为例

张小波

2020年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意味着传统的套路化的“以点命题”的测评形式将从根本上获得改变。与此同时,指向开放、综合的合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因文命题”便成了高考试题命制原则的主流。我省于2020年9月开始全面实施语文新课程,采用统编新教材,因此,全面研究新高考卷、把握“因文命题”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便成了高效备考的前提和保障。

“因文命题”又称“随文设题”,指依托“这一篇”的文体、文类、文本特点,从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几个维度来命制试题。这种命题方式要紧扣“这一篇”的特质,在文章有深意处命题,重视读懂文章的灵活考查,轻视知识点的僵化考查。纵观近几年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语文试题,“因文命题”的趋势日益明显,比重日益加大,几乎可以涵盖所有模块。其中,最能体现这一命题原则的板块非文学类文本莫属。本文将就文学类文本阅读“因文命题”的规律进行探究,并由此制定高效的复习策略。

一、真题研读,破解“因文命题”三境界

1. 依托“文体”特质,命题指向本篇的文体个性

“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体裁,常见的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类。“文体”是“因文命题”的“文”的第一层含义。设题常常从“文体”共性出发指向这一“文”的特性。

比如2021年新高考I卷《石门阵》第8题: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本题看似考“反复”手法,似乎是传统的“以点命题”,然而如果仅按照“反复”手法效果的基本套式去答题却难以有效拿分。原因在于此处的“反复”是为“讲故事”服务的,而“讲故事”便是小说文体的主要特点。因此,从小说文体“讲故事”这一文体特质出发,再结合《石门阵》中独特的讲述方法“反复”出题,便是本题的最大亮点。如此设题,就势必要求考生既要了解小说的文体特质,又要掌握“反复”手法的基本作用,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再如2022年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

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这两个文本分别是王愿坚的《支队政委》和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前者是小说,后者是纪实文学,本题直接从这两种文体的艺术表现差异来设题。小说注意文学表现力,具有文学性,可以虚构;纪实文学则以真人真事为基础,主要事件、人物不允许虚构。

又如2020年全国III卷蒋子龙《记忆力的光》第9题: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篇的?

设题指向“谋篇布局”,这一指向和文体紧密相关,具体而言,文体不同,谋篇布局的考量亦不同。小说的谋篇布局侧重于讲好故事,散文的谋篇布局则指向“形散神聚”。毋庸置疑,“讲好故事”和“形散神聚”这两种不同的文体特质就决定了谋篇布局技巧的截然不同。本题从散文文体谋篇布局角度出发,再结合“记忆里的光”这一具有深意的标题从“统摄全篇”设问。解答本题既要了解标题内涵,又要明确统摄全篇指向“神聚”。

综上观之,“因文命题”首先表现为文体间的差异,以及从某一文体的共性出发着眼于本篇的独特个性。由此也向我们提示,备考时要关注文体特质,准备常见文体的思维模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体的共性知识绝不是让考生陷入新一轮的答题误区的套路。试题命制不是以考查掌握文体共性知识为目标,而是以考查本篇的文体个性为旨归。

2. 着眼“文类”特征,命题指向本篇的文类特性

“文类”是指同一“文体”的不同类别,比如小说文体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文类,常见的有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散文化小说、魔幻小说、革命小说等。这里的“文类”特征就直接决定了文章的最大特点,正是“因文命题”的主要落脚点,是“因文命题”中“文”的第二层含义。具体表现为给出这一篇的文类特征,就篇分析;或是给出相关理论术语,据文找据。

比如2019年全国卷I《理水》第9题: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以“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毋庸置疑,“故事新编”正是《理水》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依托于“历史小说”这一文类。“历史小说”的文类特征指向“历史性”和“文学性”,“故事新编”不正是这两个文类特点的汇集吗?

又如2022年新高考I卷《江上》第9题:

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江上》是历史小说,对伍子胥的历史传说进行了改编,这正是历史(故事新编)类小说的常见特征,而本题的设题指向则正源于这一文类特征。解答本题既要具备小说文体知识,又需明白历史小说改编的意图,最后再回归文本。

比较《理水》和《江上》这两题,可以发现,前者侧重于“故事新编”文类的具体表现,后者侧重于改编的文学效果。那么同是历史小说,两题的出题方式是否可以互换,即《江上》考“故事新编”的基本特征,《理水》考改编的文学效果?很明显,互换无法实现。《理水》是用现代方式讲述历史传说,讲述方式、细节有着鲜明的现代因素,而基本故事、人物形象均没有虚构,改编原有故事或人物并不是本文的特点。《江上》则是改编了历史故事中渔夫的形象和相关事实,改编特点尤为显著。由此可知,两篇的命题设问绝不可更改,因为这两种设问都是基于文章本身的显著特质,并不是基于历史小说的文类特征的共性。这也提醒考生复习备考时需要积累相关的文类知识,但却不能局限于文类知识,而必须关注这一文类在这一篇上的不同表现。

3. 立足“文本”内核,命题指向本篇的内容特质

“因文命题”中“文”的最核心要义便是“文本”本身,命题紧扣这一“文”的文本内容、创作意图、艺术手法等,考查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本文。文本细读、深读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真正读懂文本表达的意思,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一“文”的最显著特色往往是本文的命题着眼点,这一“文”的奇巧之处也往往是设题指向。

比如2022年新高考I卷《江上》第8题:

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文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伍子胥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显著特质,也正是本题的命题立足之处。解答本题必须认真研读文本,通过伍子胥的所见所感,分析其情感变化。脱离文本的答题技巧在此毫无用武之地。

又如2022年新高考II卷《到橘子林去》第8题:

“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读完本文,第一感觉便是既然没有去橘子林,又为何要以之为题。这一矛盾是本文匠心独具的奇巧之处,从此处命题既符合读者的期待,又贴近作者的设计意图。本题的命制既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又站在读者的角度设计,可称之为“因文命题”的典范。解答本题当然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揣摩作者意图,认真研读文本。

由此观之,因文命题或随文设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鲜明而又稳定的命题特点。这一“文”既是文体的,又是文类的,而内核则是文本的。命题时往往从文体、文类、文本的角度审视这一篇,哪些地方具有特色和考查价值,然后就这些地方灵活设题。

二、随文答题,解锁“高效备考”新策略

1. 依托这一“文”的共性,思维建模

“因文命题”虽强调就特性命题,却并不意味着对共性的完全抛却。“因文命题”反对的是僵化的知识、技巧的考查,并不意味着对知识、技巧的完全否定。事实上,任何篇章都离不开文学的基本知识,所以积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必备知识,进行思维建模,是高效备考的基本要求。

思维建模首先是从文体、文类、文本的共性出发,将必备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建立思维的基本模型。比如就小说这一文体来说,它的文体共性涉及到“讲故事”的技巧,全文怎么叙事(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顺序、叙述节奏、叙述腔调、文类特征)、开头怎么进入(悬念式、倒叙式、写景式、故事式、以……话题引入等)、中间怎么展开(悬念、伏笔、铺垫、照应、暗示、巧合、误会、突转、对比、抑扬等)、结尾怎么收束(欧亨利式、悲剧式、喜剧式、留白式、以景作结、首尾呼应等)。小说的文本共性包括小说六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结构、读者、语言技巧。诸如此类的共性知识,是高效备考的必备知识,是准确答题的大前提大角度。只有掌握了这些大前提,才能在面对纷繁的考题时以不变应万变。

思维建模还可以针对“某一类”问题构建基本答题路径。比如:针对“历史小说”这一文类,可以构建起“历史真实性、文学虚构性、创作现实性”这三个角度的答题路径;针对“科幻小说”这一文类,可以构建起“科学性、虚构性、现实性”这三个角度的答题路径。类似的有关“类”的共性问题,均可以构建大角度的答题路径,为学生高效答题提供基本样式。

2. 紧扣这一“文”的特性,强化审题

构建思维体系,搭建思维模型,是将知识内化于心的基本路径,却并不足以应付越来越灵活化、越来越个性化的试题。因此,紧扣这一“文”的独特个性,读懂文章,深化理解不得不为。

首先,须培养读懂文本的基本能力。近年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选文的篇幅越来越长,文本数量亦有增多趋势,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读懂文本抓住要点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目标。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能力、文学鉴赏与审美的能力、逻辑推理与论证的能力,都须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培养。

其次,须加强审题能力训练。随着“因文命题”趋势的愈演愈烈,题干审读难度也越来越大。试题的设问方式越来越灵活,答题指向并不一定明确,任务情境越来越多,精准审读题干,圈画设问关键词,方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图。

最后,坚持答案在文中的基本思想。须知“因文命题”强调这一篇的特性,便意味着答案在文中,“随文答题”是应对“因文命题”的基本方法。因此,无论遇到怎样新的题目,都不必心慌,坚持读懂文本,审读题干,合理调用知识体系,便可高效应考。

(摘自《语文教学研究》,2023年9期)

高考如何“依文设题”怎么“设”?

文/黄华伟

——基于“真实情境”看新高考命题

这算是沿着“没有考点”于是只能“依文设题”的思路继续往下想。

初中教学n年前,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就不追求“体系”“全面”,而只要求“随文而教”。且化用这个词,用“依文设题”一说。

即在“教学评一致”原则下,在“标简纲无”背景下,考察新高考卷试题特点,大致可以发现“考点”的三个特征:

(1)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考点”了;

(2)考到什么什么就是“考点”;

(3)“考点”必然是宏观“课标考点”与微观“文本内容”的结合。

也就是说,在缺乏“中观”“考点”前提下,研究“课标考点”的同时,“文本内容考点”或更有值得研究的意义。

“真实情境”有可能就是“课标考点”与“文本内容”的“公约数”“交叠区”

再抄课标第48页即“高考命题建议”下“命题思路和框架”下的相关表述:

“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

一、学科认知习情境:从“文本特点”设题

(一)“依文”:提炼文本特点

因为特点是文本重要价值,人云亦云、老套平庸的文本,就不可能是优质文本。这个“特点”“独特性”对文学作品来说更为重要,简直就是其生命。

因为,如果不从“特点”出题,那么,要么设题困难,要么试题质量不高。相信有命题经验者深有体会。

所谓“文本特点”指两方面:

一指主旨内容,或深刻或新颖或应时或……总之,这是文本“立身之本”。

二指艺术形式,文学作品特别突出的就是其“创造性”,包括语言、手法、结构等。

比如2022年新高考1卷文学作品阅读题《江上》。

大家认为它的特点是什么?

——除了伍子胥在“江上”的心理活动、“渔夫”是“平凡者”而不是历史上的义士、烈士,还有什么值得一说的重要内容吗?

比如古诗鉴赏题之文本。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除了“人日”,还有其他重要内容吗?——事实上,“语言朴实”“议论入诗”恐怕也只能算某一类而不是这一篇的特点,于是,它们只“配”出现在选择题中,而难能“独挡一面”成为6分的简答题。

(二)设题:特点就是考点

比如文学作品阅读之第6、8、9题(第7题与第6题类似,略去):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

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

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

——从不同角度(因情感不同于是景象不同,两处细节,主旨理解)描述伍子胥“在江上”的与众不同点。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这是文本的主体内容,必然要涉及。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这可能是全卷唯一指向“文学艺术”的一道题目,也是文章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转述的“创造性”,非考不可。

比如古诗鉴赏之第15-16题。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C、D两项指向“艺术鉴赏”,但选择题形式降低了其鉴赏难度。紧扣两个艺术特点。A指向理解的一个“难点”。B指向主旨。

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就是根据“人日”这个主旨来命题。

二、社会生活情境:从“时代热点”设题

所谓“时代热点”主要指当下倍受关注的一些理念、主张、话题等,它们往往代表时代“主流”方向,寄托社会美好理想。

(一)“依文”:主题积极、内容新鲜

比如“语言文字运用题”的两个语段。

语段一: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

语段二: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

再如“现代文阅读(一)”题的两个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

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

(二)“设题”:灵活多变,追求“活用”

比如“语言文字运用”3+2道试题。

它们分别要求“填入恰当的成语”“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设问和排比的……表达效果”“‘你’的用法”“补写恰当的语句”,都体现出“依文设题”特点。以第21题为例稍加说明。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这是令人喜欢的“活的考法”,离开了具体语境,“你”的用法就无所“依”靠。换句放说,如果语段一里没有“你”这个点,而有其他的像“人民”“下饭”之类的“语境义”辨析,题目可能就不一样了。甚至可以理解为它是命题者研究语段时“灵机一动”下的产物。——当然,“语用题”似乎都有这个特点,这题与有《考试说明/大纲》时期的试题,区别就在于:之前有“考点”作先导,这里只是“依文设题”。

再如“现代文阅读(一)”对应的第1-5道题目,要求“活学活用”的意思非常明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

——明摆着的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热点”;只不过,同时结合具体文本内容“诗歌”,要求“活用”而已。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韩愈《答刘正夫书》……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

C.鲁迅《文化偏至论》……

D.季羡林认为……

——不仅有贯通古今的时代跨度,更有观点相互辨别、印证的开阔视野。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有文本依据,犹如天外飞仙,“凭空”出现。但它却是能与文本内容产生呼应的“时代热点”,用以处理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虽然文本中就有,但它明显正是“时代热点”。

三、个人体验情境:从“学生成长”设题

应该说,高考试题整体就是以“学生成长”为大背景,只不过现在更加强调这一点。

(一)“依文”:提供什么材料?材料起什么作用?

这题只有一个小“文本”。

作文题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是命题者自己编写,二是引用。自行编写当然更加“自由”,更能贴合命题意图,但其麻烦处在于,虽然只有寥寥几行话,要想写得周全写得漂亮却非常不容易,有时还未免带有命题者的主观色彩,稍不留神还可能留下表述上的“漏洞”。引用名人名言或现成资料,固然不那么“自由”,但其优点也明显,即不必那么担心语言表达上问题,语意、指向往往也显得更客观、具体。

比如2022年新高考1卷就是“编写”: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

——这里谈的“依文”实际上讲的是写作题材料与“命意”的关系。

请问二者是什么关系?或说材料对写作的意义是什么?梳理一下,大致有三:

(1)限定范围(命意写作)。

(2)启发思维(主题指向)。

(3)提供凭据(论据内容)。

且看如下7份卷的材料“文本”的“命意”作用。具体简介如下:

1.2022年新高考1卷:“本手、妙手、俗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2.2022年新高考2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开启未来的力量。+举例

3.2022年全国甲卷:《红楼梦》之“沁芳”亭取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

4.2022年全国乙卷:双奥之城,闪耀世界……见证了你……亲历其中,你能感受……你将融入民族复兴……

5.2021年新高考1卷:毛泽东论体育之改变人

6.2021年“八省卷”: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7.2020年新高考1卷: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各方面力量表现

(二)设题:“你的感悟与思考”是什么意思?

比如2022年“新高考1卷”:“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感悟与思考”几乎已成当下写作题的“标配”。

“感悟”意味着它的要求不同于、高于“感触”“感动”“感受”,它要求“提炼”,要有高度,是“领悟”“觉悟”。

“思考”意味着它不能止于说明、叙述、抒情,而主要应该指向议论(分析为主)。——分析是论述文的主体内容。“是什么”“怎么样”不是思考的主要内容,“为什么”才是。

且看如上7份卷的“设题”中强调“你”、强调“学生成长”的“命意”。具体看看“命意中的‘时代与我’”的分布情况:

1.2022年新高考1卷:“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2.2022年新高考2卷: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3.2022年全国甲卷:“这个现象……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4.2022年全国乙卷:“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5.2021年新高考1卷:“论述有启示意义”“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6.2021年“八省卷”: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主题征文……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7.2020年新高考1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最后,较明显,这篇文章写得比较“空”

就既定的“新高考卷”试题作“依文设题”的“反推”,有点像就现象对现象,有点像“空对空”,无非再套上一个课标的“情境”外壳以为这就是“对标”而已。

但是,话说回来,或者这可能也符合没有“考点”而只有具体文本可作“依靠”于是显得“飘渺”带来的“设题”特点。

甚至,我以为,应该让这样“空”的所谓试题分析、考试分析持续不下去,大家最终觉得对考试的“具体”的研究,真的意义不大,然后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评一致”原则下的教学研究上,才更理想,甚至庶几符合新课标愿景了。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方略

【小说】

小说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所以,阅读小说首先要感知作品内容,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有哪些矛盾,这些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一般情况下,理顺、理清了情节,大脑中对人物形象会有一个概括、笼统的印象;要让这个印象清楚、明晰、具体起来,还需要对小说中的具体描写,结合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做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合理的分析与推断。同时结合环境描写及写作背景,就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有比较清晰的透析。然后组织语言,简明表述。

组织答案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题意,选用合理句式

紧扣题意,就是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选用合理句式,就是明确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式,如比喻、拟人,其答题模式一般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设问,其答题模式一般是: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等等;或引述原文中的某一词语、短语或句子:只要把原文引述下来,写在规定的答案处就行了。如填空题。

2.紧扣原文,优化整合

小说阅读题的答案一般都在原文中,即使需要概括的题目,答案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也在原文中,这就要求组织答案时必须在弄懂题意的基础上,先确定答题的范围,再筛选出相关的语言信息,然后依据题目要求,对相关的语言信息实施重组。整合信息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是要根据题目要求变换表达角度,把文章中那些实质一致而表达方式不同的内容加以整理,形成答案。

3.综合分析,分条表述

有的题目要充分运用材料信息,从一定角度切人选项,从而推断出准确答案。有的题目要根据题意,确定了答题的范围,但不宜用文中现成的语言作答,最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评分时一般都是按点给分,因此答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条分缕析地组织答案,而且对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最好用数字标明每一点,以使要点清晰明白,一目了然。

4.简洁用语,注意字限

有些题目有字数限制对这一点要严格遵守,不可超字。即使没有规定答案字数,也应表达简洁、准确,当然不能遗漏要点,言而不明,说而不透。

(一)命题特点

1.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设题方式通常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请概括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某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设题方式通常有:

(1)分析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情节高潮或结尾的作用;

(3)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

(4)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

(5)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6)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3.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作品主题有极其重要的关系,社会环境描写能呈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小说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和增添诗情画意等作用。命题者往往围绕这些方面设题。

环境描写设题方式通常有: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4)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4、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主题的深浅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分析小说的主题,这就要到题材中去寻找,要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要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要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从主题角度设题方式通常有: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5.“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往往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同的。在阅读小说中,由于我们审视的角度不同,因而所解读出的主题也就不同。对小说个性化解读和个性体验的考查几乎融合在每一篇小说的阅读题中。题型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阐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个性看法;

(2)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3)依据具体情境补写续写人物语言;

(4)提炼从小说中获得的启示。

(二)方法技巧

1.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题目一般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1)在小说情节发展中总体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注意把握情节的矛盾变化,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2)借助作者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评价的语句来分析。

(3)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一般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从衬托人物、主旨、情节等方面。

3.小说情节的作用一般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般应从两个方面人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4.分析某一事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主要从哪些角度来考虑?

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是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5.小说情节结构的安排一般有哪些方式?有什么作用?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人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凑、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6. 环境描写有哪两种基本类型?作用分别是什么?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地点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7.就环境的一般作用而言,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组织答案?

(1)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

(2)推动(暗示或铺垫)故事情节;

(3)烘托或映衬人物形象;

(4)表达(寄托、暗示或揭示)主题。

8. 小说的主题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9.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

(1)从小说的题目人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①设置悬念;②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人手。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时,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这样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5)从文中能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人手。

10. 对小说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1)表达方式。(2)修辞方式。(3)表现方法。 (4)结构方式。

11.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使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人胜。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2.小说一般有哪几种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着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使内容更加完整。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13.小说叙述中各种人称有什么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14. 常见的描写方式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1)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2)作用: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出主题。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15.对小说表达技巧方面的题目,一般怎样来组织答案?

(1)小说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16. 小说探究性题目的设置一般有哪些特点?

(1)设题情境紧扣文本:要求考生结合全文来阐释,联系自己的实际来阐述。此时考生不能游离文本内涵凭自己固有的知识随意肯定或否定,必须根据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有所发现。

(2)设题角度的多样性:有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多维解读,有对人物安排的匠心的思考,有对小说结构的特色的探讨,有对重要情节作用的思辨。

(3)设题内容的开放性:要求考生多元思维,适度开放,允许考生有不同的表述,只要扣住题干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力争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对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说,这是展示才华、展现创新能力的极佳平台,具有极大的的鼓舞作用。答案的不确定性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

17.就小说来讲主要有哪些探究的命题类型?请谈谈的看法。

(1)文本研讨类

(2)个性解读类

(3)知识积淀类

(4)联系现实类

(5)技巧分析类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方略

【散文】

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着去做题,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通过阅读,初步把握作品的大致内容,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地读文章。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第一遍阅读很重要,第一印象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地读,把握全文。阅读时,要注意关键性的词句,要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要了解段意和层次,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然后,再一题一题地解答,注意不要任意打乱试题顺序,因为命题者在安排题目顺序时往往有整体构思,上下题往往有关联。一般说来,考题的形式不外乎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做题时,应根据题型的不同特点进行解答。对于选择题的选项要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要抓住文章的主旨与立意的核心,注意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选项。

对于简答题,除了采用上面介绍过的答题方法来答题之外,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整体观念,应把全文看做一个大的语言场,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不要只取一点,不及其余。

2.要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它们往往有 最明确的提示性与暗示性,有些文句就是答题的基本语言材料。

3.要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象去体味、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4.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

5.注意突破思维定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

(一)命题特点

1.词语理解

解释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常见的命题形式。一般来说,散文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文意写出某词语的含义。这就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种类型的词语:

(1)体现作用思想观点的词语;

(2)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

(3)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及移用或移情、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词语;

(4)体现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的“文眼”及“居要”的“片言”;

(5)展示文章脉络及过渡衔接的词语;

(6)表示指代性的词语。

2. 句子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散文阅读主要的命题形式。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是指以下几种语句:

①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

②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

③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

④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意。

(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3.筛选整合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散文阅读的主打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是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4.技巧分析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主次、详略、线索等材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铺垫、伏笔、过渡、照应、衔接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有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方面的技巧。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4)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5. 物象分析

散文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散文的物象人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意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形象分析

散文是以写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等。所以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散文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散文对形象的考查,一是归纳概括散文中的意象或形象,二是考查形象的作用。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重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

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

(2)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特征。

(3)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内在特点。

(4)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7.语言修辞

常见的设题方式是:

(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2)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4)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8.布局谋篇

常见的设题方式是:

(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首段(末段)的作用。(或:文章主要写……,却又从……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或:文章末尾引用某某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或: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

9.内容要点

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需要阐释能力和综合能力。即要求学生能真正读懂文章。能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知,在完成这思维行为之后,还必须具备语言的转化能力,也就是能把文中的内容(“原话”)变成自己的话。常见的设题方式有:

(1)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2)“……”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0.有关探究

设题重实际: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

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

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很少有现成的答案。

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常见的设题方式有:

(1)对文本内容中的疑点、难点提出,提出问题,深入研讨。(评析)

(2)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辨析判断的能力。(辨析)

(3)质疑某些作品在思想内容或写作方法上可能存在的不足。(质疑)

(4)根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回答问题。(往社会拓展)

(5)根据文本涉及的语言文学知识、写作艺术,分析文本以外的作品。(往文学拓展)

(6)对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假设而作答。(往假设拓展)

(二)方法技巧

1.词语理解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旬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2. 句子理解

(1)在原文寻找关键信息。具体步骤如下:①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②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2)答案表述的原则:①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②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是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从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③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3)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①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②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椰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③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全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二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3. 筛选整合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时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具体步奏如下:

(1)读懂暗示语。散文写景、抒情或叙事,作者为了表情达意总是对人物或事件、时间或空间、景物或感情作某些暗示、标识,或明或暗地给读者传递阅读信息。

(2)悟透概括句(或总结句)。散文的一些概括句(或总结句)是作者感情的升华或表意的集中体现,隐含诸多阅读信息,对它应深入解读。

(3)关注过渡句。.过渡句不仅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同时还常常隐含上下文诸多主要信息。

(4)此外散文阅读还应注意一些指示语(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如此”等)、情态语(表明人、物情态)、感情句、主旨句所隐含的信息,对其正确地辨别、筛选有助于我们阅读作品,解答试题。

4.技巧分析

散文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地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表达方式角度思考

要多角度,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止一种,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 师一目了然。

(2)从选材组材角度思考

要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深化了主题、点明题旨等等。

(3)从表现手法角度思考

要用术语,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4)从结构安排角思考度

要看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运用了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是否运用了制造波澜;是否做到了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5)从语言运用角度思考

要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尖锐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湃等);给读者哪些艺术审美情趣;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话、夸张、排比等)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效果如何等等。

5. 物象分析

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

这种题型应该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散文物象特征的概括,一是要找准信息区间,二是要抓住提示性的关键词句,三是注意概括要全面、准确。

(2)分析散文中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首先要区分散文的类型,一般来说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物的找志,写景的析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分析“形”与“神”的“契合点”。①联结上下文线索的作用;②充实文章内容的作用;③深化升华主旨的作用;④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对次要物象作用的考查,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物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6.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于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里描写等方面人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鉴赏散文中的人物形象要注意:

(1)思想性

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在鉴赏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的时候,又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2)艺术性

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包括:①环境和情节对人物的作用;②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③人物描写的技巧:人称、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7.语言修辞

很多散文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出散文的语言美,可采取以下步骤。

(1)判断该语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借代等,应根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准确地进行分析。

(2)分析该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对偶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在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分析语句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从全文的感情基调出发,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揣摩该语句蕴含的作者感情。

8.布局谋篇

分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应注意段落的位置,具体而言:,

(1)首段的作用

①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领起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②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③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④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2)中间段的作用

①中间段如果比较短,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②中间段如果比较短,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如果描写的物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衬(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③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3)末段的作用

①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②末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③末段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4)特殊表现形式的段落

特殊表现形式的段落一般是由特殊的句式单独成段。句子或是倒装句,或是运用了特殊语气,或是后面有省略。这样的段落要分析出使用特殊句式的效果。

9.内容要点

读懂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中心,是答题的前提。面对具体的问题,还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和技巧。具体地说,可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逐点梳理,压缩归纳

这个方法主要针对材料内容丰富,答题“点”比较清晰的试题而言。对“点”较丰富的材料,答题注意一个个“点”依次梳理过去,对每一个“点”加以适当压缩提炼即可。

(2)剖析形象,加工提炼

因为是文学作品,有的全文形象生动,有的部分语句段落形象生动,对这样的文字归纳概括,我们必须解开这形象的“外衣”,还原作者的本意,然后再加以加工提炼。这里说的“形象”,可能是运用了某种艺术手法(多为修辞),也可能是行文的风格幽默诙谐。

(3)大处切入,分解层次

一些文学作品从多角度、多层面描写,有些地方描写得很细腻,归纳概括的时候不能就这些小的层面简单抽取要点,而是要从作者的中心意图出发,大处切人,在主题的统摄下分解材料里面的层次。

(4)抓住核心,挖掘本质

这种方略主要针对于面向全文主旨的归纳。文学作品追求含蓄,我们答题的要求恰恰要求直接明晰,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挖掘作者的用意,恰当地加以概括表述。

10.有关探究

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价值在于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体验,而不在于结果本身。所以,评价探究题关键看考生是否进入了问题情境,是否有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所答文字是否显示出探究的意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一要从多个角度、多面人手,对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把握;二要在把握作品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三要在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前提下,表达出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探究性题目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

探究性阅读讲求个性化认识,但认识不能超出文本这一基础,切不可对文本只作粗略肤浅的浏览后,就乱作分析,乱下判断,从而犯误解文意的方向性错误。作者的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效应当得到尊重。强调个性决不是不要文本、不要原则、无根据地乱发意见,探究应建立在对事理的尊重,对规律的肯定的前提下。文本往往是客观事实的浓缩,它表现了对客观规律的认知,之所以要探究,是因为对事实规律的认知可能有不全面、不科学的地方,有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作辩证的认知。

(2)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是答好探究题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性和抒情性的语句,把握住这些,就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物形象的把握来讲,作者对作品中人物倾注的情感的褒贬,是理解好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基础,所以要搞清作者写了一个什么事,通过这个事体现了作品中人物的什么性格,表现了什么主题。

(3)选择探究切人角度,善于进行层面切割

是从主题角度,还是从表达技巧角度;是从作者角度,还是从“我”的角度;是作深层探究,还是作广度视角探究;这些,既要从题干中“读”出来,又要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一个或多个切人角度。特别要学会根据文章本身的内容进行多方位的联系,选择那些与文章联系较为密切的方向作为探究视角。一般说来,对一个文章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字面上读,这是浅层面的;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进行解读,这就可以获得一些具有个性化的说明,相对来说这就深了一层;可以联系文章产生的时代,对文章解读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对文章进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把文章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以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通适用的一般意义,就可以实现“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目的。

(4)注意答题格式及层次,善于有序呈现结果

探究性的题目,问题往往设计成: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应题,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式来表述;其次,有序地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角度与层面应属两个不同的纬度,当它们彼此不交叉时,可以分别表述。而且不管哪个“角度”和“层面”,都要善于由浅近到纵深这样地有序排列,且在每一条的前面,都尽可能地用一句纲领性的语句作个提示,这样就保证自己的陈述条理清楚,层次井然了。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论选择“角度” 还是“层面”,都要选定两到三个,这样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的要求。

文章由超然客公众号校编,分享旨在服务教学,转载请注明出处